登入會員 重寄密碼 加入會員
kyokaku首頁
︙☰
回上一頁
《花燃》第三十七話:「夫の忘れがたみ」(難忘丈夫 ) 2015-09-14 07:25:56
◈剧情概要:(Episode Timeline:1867~1868)

► 在京都長州與薩摩聯軍開始與幕府軍展開戰鬥,這是歷史上有名的鳥羽伏見之戰。小田切伊之助(大澤隆夫)改名為楫取素彥與桂小五郎(東山紀之)以繼承共同奮鬥去世戰友遺志而展開戰鬥。美和(井上真央)此時來到京都尋找丈夫久坂的私生子,在充滿暴戾的街道上美和被暴徒襲擊了,幸虧有一對母子出手相助,這對母子就是藝妓辰路(鈴木杏)跟丈夫久坂所生的兒子秀次郎,在互不相識的交談中,辰路意識到美和就是久坂的妻子。

► 長州薩摩軍戰勝了幕府,幕府則只好無條件的開放江戶城,之後楫取為了新政府的成立而奔走,並決定回到荻。同時長州藩主毛利敬親(北大路欣也)因體弱多病而準備把藩主之位交給兒子元德(三浦貴大),此時他們妻子之間的鬥爭也達到了白熱化。楫取為了創造日本新政府而勸敬親把領地返還給政府,敬親開始思考楫取所提出的「版籍奉還」這個提議。長州藩內殿產生了新的變革,美和下了一個決定…。

【附註:歷史背景解說】
► 幕末長州藩関係年表:
1868年(慶応4 / 明志元):
  1 月 鳥羽・伏見で幕府軍と戦い、以後戊辰戦争に出兵。
  11月 藩治職制による改革着手。

► 日本幕末関係年表:
1867年(慶応3):
  1月 明治天皇即位。
  5月 四候会議。
  8月 「ええじゃないか」おこる。
  10月 大政奉還。
  12月 兵庫開港勅許。王政復古大号令。

1868年(慶応4 / 明志元):
  1月 戊辰戦争開始。新政府、開国和親を布告。
  3月 五箇条誓文。
  4月 江戸開城。
  閏4月 政体書発布。
  9月 一世一元の制を定める。



~~~~~~~~~~~~~~~~~~~~~~~~~~~~~~~~~
◈《專題》『強權國家的發展策略:殖民擴張』~19世紀西方列強的世界霸權爭奪下,為何日本沒有淪為殖民地?

[前言]
► 人類社會出現以「國家」(Country)的組織型態做為共同生活體形式以來,至今世界上已有230幾個國家和地區,包含聯合國組織內的193個正式會員國和2個觀察員國。數量雖多,大小(地理面積、人口多寡、經濟規模)卻有天壤之別,這也代表著有這不是完全「公正平等」的權力,因為「大欺小、大吃小」一直是宇宙世界和生物界存在的自然和不變的現象!

► 在18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快術發展之後,伴隨來的是強權國家(Great Power)以其所具備的物質性權力優勢,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軟實力,包含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等),透過強大的海軍航海能力和槍砲武力,積極向外擴張,採取的方式有直接殖民和半殖民策略。而19世紀的殖民和半殖民重點目標就是遠東古老落後的國家,諸如中國、印度、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國家,西方國家覬覦日本這一小島國,看重的不是它的資源掠奪和市場,而是西太平洋北端航海權的爭奪!即使世界局勢演變到21世紀,強權國家爭奪的仍是西太平洋航海權,這從近年美國「重返亞洲」與「再平衡」的策略,和中國對抗東海與南海的爭端就可看出,只是換了個「殖民和半殖民」以外的新方式和新名詞(例:亞投行、一帶一路、TPP…等)。
[註] 所謂「一帶一路」指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一帶」就是絲綢之路,循中國古絲路,經中亞,東歐至西歐,連貫亞歐成為帶狀的經濟體,特別標明其目的以經濟發展為主軸。「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中國福建福州循海上路線,結合東南亞諸國,經南亞、中東、非洲至南歐之地中海,連貫亞、非、歐洲,建構以經貿為主體的海上互動航線。「一帶一路」其實代表中國通向「全球化」之路,是中國貨暢其流的經貿之路。

► 日本江戶時代,採取幕藩體制,天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君主、幾乎沒有實權,當時全日本將近有300個大名藩國(等同地方諸侯),也是大小藩國差別很大。擔任征夷大將軍、擁有實質統治權的德川幕府,占據經濟收益大的重要地區作為天領獨大自己,其策略也是把各地分成越多小藩越好,使他們無法與獨大的德川氏抗衡,只能乖乖聽命於德川幕府。此一統治形式讓當時日本擁有最安穩平靜的200年,當19世紀初西方國家強權勢力開始往遠東發展擴張時,日本也開始受到了影響,德川幕府依然想維持守舊體制不變,以繼續獨攬所有利益好處,甚至想依賴法國之勢力打垮其他強藩,當時要是沒有英國勢力介入干涉對抗,日本差點幾乎成為法國的海外魁儡半殖民地!

─⊙─⊙─⊙─⊙─⊙─⊙─⊙─⊙─⊙─⊙─⊙─⊙─⊙─⊙─⊙─⊙─⊙─⊙─⊙─⊙─⊙─⊙─⊙─⊙─
▣ 明志維新前夕西方列強的角逐

► 英、法、美、俄等侵略國家並不滿足于“安政條約”,他們企圖在日本攫取更多的權益。文久元年(1861年),沙俄為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派軍艦佔領對馬島,無理向對馬藩主提出永久租地要求,恣意建造營地。

► 最積極圖謀控制日本的是英法兩國。英國首任駐日公使阿禮國(R.Alcock)坦率承認:“日本是我國在東方擁有重大權益的前哨,即使沒有貿易,也不能破損這大英帝國鏈環的一節,若其他強國從日本退出,日本就可能成為沙皇世界帝國的一環,使太平洋處於俄國勢力之下。所以為對抗俄國,英國必須保有日本。”正因為這樣,1862年日本發生攘夷派殺傷英人的生麥事件,英國就合法軍進駐橫濱,迫使幕府處刑、賠款,承認租界警備權,並由幕府為英、法建軍事基地,軍隊至1875年才撤出。

► 1864年8月,英國乘幕府第一次征討長州藩之機,為支持幕府鎮壓尊攘派,又聯合美、 法、荷四國艦隊炮擊下關,武裝進攻長州藩。1866年列強以緩交長州藩炮擊外船賠款為條件,迫使日本簽訂“改稅協定”,並勒索了由上述四國參與日本海關事務的特權。但通過下關戰爭,英國看清腐朽的幕府難免被強藩支持的皇室所代替,尊攘派轉向倒幕後,法國積極支持幕府。英國為獨佔日本,便企圖利用倒幕勢力奪取政權,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既利於掃除法國勢力,又可壓制日本人民革命,英駐日公使阿禮國在離任時已提出這一方針。1865年到達日本的第二任公使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忠實執行了這一政策。他竭力接近薩、長,售給他們艦船武器。一個出賣武器的英商格拉巴曾幫長州藩井上馨和伊藤博文赴英留學,這時英國示意願借款給他們。1866年7月,英使館的薩道義(E.Satow)還多方煽動西鄉隆盛提早倒幕,但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仍力謀避免英國干涉日本的內政。

► 法國拿破崙第三政府企圖炮製一個親法的日本政權,幕府也蓄意勾結法國。1864年5月,派池田築後守到巴黎,與法外務大臣擇旺魯義簽訂巴黎協定,約定法國充實日本軍力,壓制由幕運動。同年,法駐日公使羅休(Leon Roches)同幕府進行了下列談判:
 1.使用法資建海軍兵工廠和鐵廠。1864年這一協議具體化,在橫須賀和橫濱設兩所鐵廠;
 2.由法國出資建立日法聯合貿易公司,壟斷日本生絲出口;
 3.以北海道砂山作擔保,借法資購軍艦武器;
 4.建立幕府常備軍,派海軍學生赴法留學,由法國公使和軍官任指顧問,在江戶設士官學校教練步騎炮三軍,改革軍制;
 5.慶應2年(1866年),由法國借款600萬美元,在羅休指導下,對幕府內政、外交、軍事、財政進行全面改革。
這是一個控制日本的龐大計畫,如果不是明治維新勝利,日本將很可能變成拿破崙第三的附屬國。

► 美國由於本國南北戰爭緊張,對日侵略步伐似乎遲緩一些,但就在維新前日本局勢最混亂時,美使館迫使幕府以路權無償和材料進口免稅的條件,出讓江戶至橫濱間鐵路的敷設權給美國。甚至明治政府成立後,新任美使德隆格仍逼日本追認,直至被日方嚴正拒絕。

► 由上述西方列強在幕末的作為,清楚地說明幕末日本,面臨著淪為歐美列強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險。

─⊙─⊙─⊙─⊙─⊙─⊙─⊙─⊙─⊙─⊙─⊙─⊙─⊙─⊙─⊙─⊙─⊙─⊙─⊙─⊙─⊙─⊙─⊙─⊙─
▣ 薩摩土佐兩藩策略的轉變

► 1863年7月,英國派遣軍艦7艘駛抵鹿兒島,要求薩藩解決生麥事件問題。談判破裂,英艦炮擊鹿兒島。薩藩擊退英艦,但自己也損失很重,鹿兒島大半市街被毀于薩英戰爭。由此,薩藩認識到外國武力強大。藩論轉向開國,逐步接近英國,購買武器,增強軍備,要求擺脫幕府對生絲貿易的壟斷,獨立開展對外貿易。

► 1864年初,幕府公武合體派的參預會議上,維護獨佔對外貿易的幕府與反對壟斷的薩藩衝突,導致參預會議解體。這表明公武合體運動已趨沒落。此後,幕府由強硬派小栗忠順掌權,在法國公使羅休支持下,頑固維護舊體制,蔑視諸藩聯合政策。羅休更策劃勾結幕府再次征討長州藩。在此局面下,薩藩以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為首的激進派逐漸占了上風,實行“割據富國”,走向倒幕。這一方案是五代友厚和松木弘安(寺島宗癢)提出的。他們曾在薩英戰爭中被英俘虜,後去英國留學,並遍訪歐洲各國。在對比國內外大勢後,主張開國。並建議組織“商社”,與上海直接進行貿易;購買外國機械、武器;選派留學生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等。他們進而否定幕府政治,主張“天下列藩統一意志,發起國政大改革”,設立上下兩政院。實際要把改革推向全國,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強藩聯合政權。薩藩沿著西鄉和五代等人的路線,積極展開外貿和藩際貿易;聘請外人教授制糖技術;購入外國艦船17艘(數量居各藩之首)和大量武器;實行軍制改革,按英制改組軍隊,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力量,成為倒幕派的新據點。

► 土佐藩一直由公武合體派掌藩政,藩主山內容堂,更堅定佐幕,但藩士中開國派吉田東洋等力謀富國強兵。倒幕派各藩又逐漸強大,山內也不得不亟謀自強。根據後藤象二郎的建議,設立開成館,辦新政。藩廳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貸款給生產者,農產品生產多樣化;發展造紙、樟腦業,產品由政府專賣。還在長崎、大扳建立商館,進行外貿;購買艦船、鑄炮輸入武器彈藥,加強軍備。由此,山內為幕府所忌,屢受懲處,在倒幕缸影響下,態度轉向促使幕府自發將政權歸還皇室,即所謂大政奉還。

─⊙─⊙─⊙─⊙─⊙─⊙─⊙─⊙─⊙─⊙─⊙─⊙─⊙─⊙─⊙─⊙─⊙─⊙─⊙─⊙─⊙─⊙─⊙─⊙─
▣ 薩長同盟

► 薩長兩藩為爭奪全國政局的領導,曾存在尖銳矛盾。後來形勢改變,兩藩處境和認識漸趨一致,因而採取了相似的內外政策,關係逐步接近。在第一次征長戰爭時,擔任幕軍征長參謀的西鄉隆盛,對幕府持異議,力主撤回征長軍,從輕處理長州藩,邁開了薩長接近的第一步。1865年1月,薩長為對抗幕府獨佔外貿,恢復了中斷的兩藩貿易,聯合對抗幕府。在加強薩長合作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的是土佐藩的倒幕派絆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經兩人斡旋,1866年1月,長州的木戶孝允和薩摩的西鄉隆盛、小松帶刀,在京都達成締結薩長軍事同盟條約6條。密約規定在幕府第二次征討長州時,薩藩要協助長藩,並共同舉兵反幕。

► 這時全國各地農民為反對再次征長紛紛起義,各大城市搗毀運動高漲。7月薩摩藩主島津忠義用父親久光名義,向關白遞呈長文意見書,要求處長州藩以寬典,迅息兵端,以緩爭亂紛崩之局。還提出秉“公議正論”,“變革政體”,加強軍備,以成“中興大業”等意見。自此,薩長聯繫依靠阪本龍馬“社中”的活動,從薩摩購運武器接濟長藩,又從長州購運糧食接濟薩藩,兩藩所需武器都由英方提供。11月,木戶孝允和薩摩的五代友厚,又經阪本斡旋,在下關簽定《商社會談議定書》,建立了薩長經濟同盟。田中彰指出,薩長兩藩以薩摩、長崎、下關為中心(可擴大到大阪)的西南日本貿易圈,有切斷幕府支配的國內商業網,形成全國性市場的企圖。倒幕派在政治軍事聯合的基礎上,又增強了經濟的結合,由此形成了以薩長同盟為核心的舉國討幕的局面。

─⊙─⊙─⊙─⊙─⊙─⊙─⊙─⊙─⊙─⊙─⊙─⊙─⊙─⊙─⊙─⊙─⊙─⊙─⊙─⊙─⊙─⊙─⊙─⊙─
▣ 結論:日本何以沒有淪為殖民地?

► 在19世紀中,東方的後進國家都相繼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保護國,唯碑日本不象印度、中國那樣變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這在國內外學者中有過大量的研究和爭論。這一問題必須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分析:

  第一,19世紀50至60年代,歐美列強正處於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它們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把世界變成一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除沙俄和普魯士仍熱中於領土的掠奪外,一般還沒有發展到壟斷和分割世界的地步。英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中國,對日本市場不很注意;法國殖民勢力集中在東南亞,美國處在南北戰爭時期,沒有橫渡太平洋開闢遠東殖民地的能力,這就給日本以亞州唯一能獲得獨立並發展資本主義的機會。

  第二,在歐美列強侵略東方的過程中,一開始就激起亞洲各國人民的不屈抵抗,其中繼鴉片戰爭於1851年開始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歷時達15年之久;1856至1857年伊朗的反英暴動;1857年印度士兵的反英起義。所有這些民族解放運動,客觀上都掩護日本的作用。當時英國駐日公使阿禮國承認:“亞洲任何民族,至今還沒有一次不進行頑強反抗而屈服於歐洲人的。他們甚至在感到完全投有取勝希望之後,仍能頑強地繼續下去……只不過是改變了鬥爭的形式而已。”所以他說,如果西洋各國以軍事壓力戰勝日本,也無法使之屈從,而且“在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係下,日本人和歐洲人的任何融洽也是不可能的”。這種侵略者的自供,清楚地表明瞭歐美列強領略東方各國人民堅決抵抗和沉重打擊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1862年日本長州藩倒幕派首領久阪玄瑞也提出“由於中國‘長髮賊’(對太平軍的貶稱)勢盛,所以英法不敢訾議向日本用武,萬一‘長髮賊’向英法屈服,英法一定會入寇我國”的看法,可見,亞洲人民的革命鬥爭在日本被殖民地化的危機中起了巨大的遏止作用。

  第三,幕末日本的民族市場基本形成,資本主義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當時印度早成為英國殖民地,僅有的民族資本被扼殺,整個達卡成為印度紡織工人的屍骨堆;中國在列強勾結清政府共同壓榨下,買辦資本和地主經濟統治了全國,資本主義萌芽不能有絲毫發展。中、印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份子在強大的國內外敵人聯合鎮壓下分散無力。日本則以豪農豪商和下級武士為核心的資產階級化的新興力量已經初步登上政治舞臺,國內民族統一,列強無法分化。

  第四,日本人民反侵略鬥爭的堅定性和持續性。早在1861年沙俄企圖佔領對馬島時,當地藩主逃避,人民卻奮起抗擊,長州藩武士也趕來應援。青年松村安五郎組織島民舅戰,迫使俄軍退出。1863年5月長州藩炮擊下關外船,雖屬於排外性的行動,但6月炮台為列強艦隊擊毀,長州藩被迫起用藩士高杉晉作,改革派掌了兵權,立刻建立民兵——“奇兵隊”,步卒、農民、工商業者紛紛參加。高杉改革封建身分制的舊藩軍,陸續編成獵夫、力士、僧侶、屠勇(賤民)等組成的民兵隊;藩廳只得允許人民自由武裝。1864年8月,四國聯合艦隊發動對長州藩的下關戰爭,全藩不分男女老小,一律上陣奮戰,婦女齊集寺院為前線趕造槍彈。在幕末列強虎視耽耽的日子裡,還出現過農民捉拿法國軍事教官,對打擊幕府出賣民族利益也具有深刻意義。此外,倒幕派一些領導人物多數有愛國思想,如西鄉隆盛拒絕英國公使援助,認為借助外國勢力解決內政問題是不光彩的。

~~~~~~~~~~~~~~~~~~~~~~~~~~~~~~~~~
◈【影片】

■《花燃ゆ》第37話 「夫の忘れがたみ」 - 2015 09 13(無字幕版)


★ [MioMio彈幕網網站連結觀看完整版] ➜ http://www.miomio.tv/watch/cc239422/

■ 5分で分かる花燃ゆ~第37回「夫の忘れがたみ」~


■ [1868년]도바 후시미 전투 - Battle of Toba–Fushimi(鳥羽・伏見の戦い)〔1868年1月鳥羽・伏見之戦,最高畫質:1080P〕


■ 鳥羽伏見の戦 - 菊池寛 〔歷史解說(日文),4K超高畫質〕




■ 五集纪录片【甲午】 第3集~竞逐


■ 黃海鏖兵: 動畫還原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

[註1]「牡丹社事件」,日本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這起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5月(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起因是1871年11月琉球王國船難者因誤闖台灣原住民領地而54人遭到出草身亡(八瑤灣事件),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中日兩國的外交折衝。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中日兩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
[註2] 日本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為「蕃地事務局都督」,向英、美等國租用輪船,僱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ndre,又名李讓禮),率領3600名軍隊對台灣出兵,並事先派遣樺山資紀、水野遵來台調查。1874年5月8日,日軍於社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5月22日在牡丹鄉石門村與原住民排灣族發生強烈抵抗(石門戰役),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終於投降。日軍移營龜山(今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長期駐紮。此事件原住民戰死30餘人,日軍戰場陣亡者僅12人,但是因熱病(風土病)侵襲,病歿561人,約為出兵時的五分之一,據推測可能是全球熱帶與亜熱帯地區普遍存在的登革熱(登革熱)病毒疾病。日軍於12月20日撤退。
[註3]「牡丹社事件」結果:日本明治政府內務卿大久保利通赴中國北京交涉,商請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1895年)為調人,強勢介入。於是中日兩國在1874年10月31日簽訂簽訂《北京專約》,給予難民撫恤銀及購買日軍修築之房舍道路共五十萬兩銀錢,並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義舉」,給予日後的日本吞併琉球以口實。

~~~~~~~~~~~~~~~~~~~~~~~~~~~~~~~~~
◈【MV音樂欣賞】

■ 花燃ゆOP 初音ミク


■ 戊辰戦争 3分でわかる戊辰戦争


■ The Book Of Life Soundtrack - The Apology Song (道歉歌)

[註]2014年動畫電影《曼羅奇遇記(The Book of Life)》的主題曲,入選第15屆(2015年)世界電影音樂獎(World Soundtrack Award)「年度最佳歌曲 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For A Film」提名。

■ Sohn - Carry Me Home(Insurgen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註]2015年電影《分歧者2:叛亂者(Insurgent)》的主題曲,入選第15屆(2015年)世界電影音樂獎(World Soundtrack Award)「年度最佳歌曲 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For A Film」提名。

~~~~~~~~~~~~~~~~~~~~~~~~~~~~~~~~~
【參考資料】
※ 版籍奉還~中央集權國家之基礎工事!〔轉載自NHK《花燃ゆ》官網『白熱教室』第34回〕

▣ 版籍奉還とは?

► 王政復古が実現し、時代が江戸から明治へと移り変わった日本。明治2年(1869)1月20日、薩摩・長州・土佐・肥前の各藩主連名による「版籍奉還」の建白書が上表されました。諸藩もこれにならい、同年6月までにほとんどの藩が「版籍奉還」を願い出ます。

►「版籍奉還」とは、領主が「版(版図)」=「領地」と、「籍(戸籍)」=「領民」を天皇に返上することです。この頃、明治政府は、旧幕府が治めていた直轄領や朝敵となった諸藩からの没収地を基盤とし、政府直轄領には「府」「県」をおいて行政官に治めさせていました。これに対し、300近い藩がそのまま存続しており、諸藩の領地は政府直轄領のおよそ3倍にも及びました。

► そのため、政府の中枢にあった大久保利通や木戸孝允らは、欧米諸国にも負けない強力な中央集権国家を一刻も早く作り上げるべく、準備を進めます。維新の中心勢力であった薩長土肥四藩の藩主に対して、率先して「版籍奉還」に応じるように説得したのです。薩摩藩は大久保利通が、長州藩は木戸孝允が、土佐藩は板垣退助が、そして、肥前藩は大隈重信がこの大役を担いました。

─⊙─⊙─⊙─⊙─⊙─⊙─⊙─⊙─⊙─⊙─⊙─⊙─⊙─⊙─⊙─⊙─⊙─⊙─⊙─⊙─⊙─⊙─⊙─⊙─
▣ 権力を削がれた藩主たち

► 「版籍奉還」の後、藩主は知藩事に任命され、引き続き領内の統治を委任されます。しかし、この配置によって藩主は封建領主から政府に任命された一行政官という扱いに変わり、政府の藩に対する指導力が強化されました。

► また「版籍奉還」と同時に、政府は公卿や諸侯を「華族」とし、藩士は身分の上下をなくして「士族」としました。これまで藩主から与えられていた藩士の家禄も、藩から直接支給するように改めます。これにより、藩主と藩士の関係は希薄なものになっていきました。

► さらに、明治2年(1869)7月には官制改革が行われ、政府は古代の律令制の形式を復活させます。太政官(行政を司る最高機関)の上位に神祇官(じんぎかん/神祇の祭祀関係を司る機関)を置き、天皇を補佐する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参議といった役職が設けられました。

► これらの一連の改革は中央集権国家の形成を目指したもので、のちに行われる「廃藩置県」への重要なステップとなりました。「廃藩置県」が断行されるのは、2年後の明治4年(1871)7月14日のことです。
回上一頁   124人說讚 讚一個   關聯: 花燃   人氣:1642   回覆:0   編輯 關聯 刪除
留 言
暫無留言,歡迎留言.
留言
  • 請勿負面批評網友留言、藝人、長相。
  • 笑臉 笑臉2 YA 爆笑 笑到並軌 羨慕 冷靜 無感 竊喜 臉紅 疑問 冒冷汗 三條線 保密 驚訝 拋媚眼 失落 大哭 迷茫 生氣 敲打指責 睡著 滑稽 親親 慶祝
    貼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