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重寄密碼 加入會員
kyokaku首頁
︙☰
回上一頁
第7話《將軍的首級》:寬容忍讓的極限 2013-03-02 12:50:33
本集主軸描述松平容保於1862年12月(陰曆)帶著會津藩士到京都就任守護職初期發生的一些事端。當時京都,假借尊皇攘夷之名為非作歹的浪士接二連三掀起了極端的天誅騷亂(暗殺親夷的幕府要職人員)和不安的氣氛。孝明天皇基於信任,把自己喜愛的御衣賜給了容保,為了回應孝明天皇的心意,容保採取聽取攘夷浪士意見的「言路洞開」(凡關於國政事無大小皆可向守護職建言申訴)和睦政策和管理方針。但是在1863年2月間,一批尊攘派人士,取走原本存放於京都寺廟內,室町幕府時代足利三代將軍的木像人頭,並公然陳列示眾於街頭,揭發其罪狀並視其為逆賊,這些行為隱含挑戰幕府威信和挑釁打倒幕府的意味。容保被此事件激怒,轉換對倒幕派的懷柔政策,下令抓拿拘捕倒幕派不法之徒並加以嚴懲。而在會津這邊,要隨藩主前往京都任職的藩士,利用在上洛之前陪家人出外旅遊,家屬也為其準備隨行物品並祝福一切平安,而八重也擔起代替覺馬負起守護家庭之職,並和尚之助(後來成為八重的第一任丈夫)繼續一起合作改進槍砲。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就是政治鬥争的结果,當權與利的争奪無法擺平,最終以武力解决之!也因為這樣的逞兇鬥狠和醜陋血腥,有些人常自認清高說他討厭政治不談政治,問題是「政治就是眾人之事」,你不去談它不去碰它,它一樣會影響到你和你後代子孫的一即一切。在封建專制的年代,政治鬥爭是在上位者貴族人士爭權奪利的遊戲,依附在這些權貴身邊的隨從或平民百姓,則是擔任被利用使喚或壯大聲勢的角色;因此擔任領導者角色的主公或頭人,其人格特質、路線目標選擇和所做所為,將成為日後被歷史定位為明君或昏君的依據,也連帶影響其身邊的人是明智的跟隨者或是盲目的愚忠犧牲者?

本集劇中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帶領著千人的家臣藩士和武士來到京都就任守護職,也等同將會津藩捲入了幕末倒幕派和擁幕派的紛爭,也觸動了從政爭走向戰爭(戊辰戰爭)的序幕,他這個的決定到底是一時意外的偶然或是歷史的必然?是否有誤斷?且看本劇製作單位和編劇如何來解說這一段關鍵核心的歷史癥結點。從八重之櫻官方網站的輔助說明資料,說他是一個「愚直」(gutyoku, 日語漢字)的人,日文「愚直」中文翻譯為過于正直或簡單的誠實,這符合西方國家的領導人的第一項人格特質《誠信》(劇中也提到當時的孝明天皇也曾頒給他讚揚其《忠誠》的御書),卻不符合中國人認為領導者最重要的《權謀》特質,這也說明不同民族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出不同的民族性。

個人也提出一個觀察看法:記得本劇第一集有提到,會津藩的教育機構「日新館」,除了傳授儒學外,館內還供奉一尊孔夫子的雕像,這充分說明會津藩非常重視儒家「禮教」的思想,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要忠於君主,要孝順父母,對朋友要誠信;這些思想觀念在封建專制的時代,對統治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希望他的子民都是聽話的順民,一定要傳授灌輸給他們,松平容保和會津藩民都深深受到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但是,現代人可不能盲從於這種君臣君民的封建專制思想觀念,因為人類社會已從早期的封建保守農業社會,經歷工業革命的衝擊帶來階級關係的轉變,再到21世紀訊息充分公開透明的電腦網路智能化的新世代,人對權力的觀念,也已從「神權」、「君(王)權」,進化到「人權」時代,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儒家禮教中符合「平等自由」的觀念可以保留,違背的要完全剷除掉,否則可能被居心叵測的政客,假披民主共和的外皮,灌輸封建專制的君民思想觀念,以遂行其政治利益。

歷史是一片鏡子,一個時代的興衰因果,皆有史實史料可以明鑑,端看照鏡者的心態。如果刻意隱瞞真相,扭曲歷史,那重蹈覆轍歷史重演,也是常有之事。
回上一頁   187人說讚 讚一個   關聯: 八重之櫻   人氣:1503   回覆:0   編輯 關聯 刪除
留 言
暫無留言,歡迎留言.
留言
  • 請勿負面批評網友留言、藝人、長相。
  • 笑臉 笑臉2 YA 爆笑 笑到並軌 羨慕 冷靜 無感 竊喜 臉紅 疑問 冒冷汗 三條線 保密 驚訝 拋媚眼 失落 大哭 迷茫 生氣 敲打指責 睡著 滑稽 親親 慶祝
    貼連結 |